文章来源:http://zh.southcn.com/content/2017-08/30/content_177011459.htm
走進第三屆珠洽會上的珠海現場:深耕機器人領域研發創新展現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 本屆珠洽會上,珠海展館以“制造引領時代、創新驅動未來”為主題,著重圍繞我市先進裝備制造業“海陸空智能制造”的主攻方向,將展區分為錯落有致的七大板塊——格力、工作母機智能生產線、新能源汽車、海洋船舶工程、航天、精密制造、機器人,這也為走進珠海展館的觀眾了解珠海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提供了一份最佳導引。 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亮相 在新能源汽車板塊,我市參展企業既包括整車生產企業銀隆新能源汽車、中興智能汽車、億華電動車,也包括電控企業英搏爾,配件企業力派爾汽車、上富電技以及充電設備制造的泰坦科技、潤星泰電器等,全景展現出珠海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格局和集聚態勢。 銀隆新能源實現跨越式發展 在銀隆新能源的展臺,一輛紅色的電動大巴和一輛白色的電動商務車,令不少觀眾駐足。成立于2008年的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鋰電池材料供應,鋰電池研發生產、銷售為核心,延伸到電動汽車動力總成、整車及智能儲能系統為一體的閉合式循環產業鏈。 近年來,銀隆新能源在產業布局、資產規模、市場開拓、技術研發和盈利水平上實現跨越式發展,已形成以珠海總部為管理中心、設計中心、研發中心、運營中心,擁有廣東珠海、河北武安、河北石家莊三大生產基地的產業格局。除了規劃建設的珠海全國總部中心,目前正積極布局天津、四川成都、江蘇南京、甘肅蘭州、四川攀枝花、河南洛陽等產業基地。 本屆珠洽會上,作為珠海項目代表之一的銀隆新能源與金灣區政府簽訂195億元的項目,規劃建設珠海銀隆新能源產業園和全國總部中心。公司有關人士表示,1-7月全國純電動客車產量13743輛,同比下降62%,而公司生產純電動客車1487輛,逆勢同比增長35%,市場份額達到10.8%,與宇通、中通等老牌客車企業位列前三。 中興智能輔助駕駛系統亮相 在中興智能汽車公司展臺,一輛藍色旅游大巴分外吸睛,這是該公司最新生產的新能源純電動大巴,近日廣州客戶訂了50輛。本屆展會,該公司除展出電動大巴外,還展示無線充電、智能輔助駕駛兩項汽車先進技術。 2016年7月,中興通訊通過戰略并購正式進軍智能汽車高端裝備制造領域,一年多來進展順利,目前聚焦商用車領域。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向國內客戶交付了300多輛新能源純電動大巴;向境外客戶交付了600多輛雙層大巴,含燃油和電動兩種款型。 目前,中興的無線充電技術已經規模化應用,在全國60多個城市鋪開;智能駕駛技術已推進至第二代,具備主動防撞、防車道偏離、360度環視功能(解決人為駕駛時的盲區難題),三項功能均安裝將增加車輛成本約2%。 據中興智能汽車品牌負責人介紹,該公司智能駕駛技術采取五級迭代演進方式。第一代,是僅擁有單項功能的輔助駕駛技術;第二代,是擁有多項功能的輔助駕駛系統;第三代,是雙駕雙控,復雜情況下需要人工接管;第四代,是一定路況下的自動駕駛,其中99%是靠機器自動駕駛;第五代,完全工況條件下的自動駕駛。 英搏爾核心部件可媲美特斯拉 英搏爾公司展出高速電動汽車動力驅動總成產品,這款產品是英搏爾創新研發的最新專利,通過結構的優化設計,將電機、電控、減速箱三者有機連接到一起,既提高了車輛的整體功率密度,也方便了整車的結構設計。目前,該技術已達全國領先水平。 公司有關人士表示,電動車動力驅動總成是電動汽車“核心中的核心”,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積累才可以各部件集成在一個總成上。而這款產品的主要對手,就是新能源汽車的標桿品牌——美國特斯拉。 目前,特斯拉所搭載的驅動總成,零至百公里的加速需要5秒,而英搏爾研發的驅動總成,完成同樣加速需要6秒,雙方差距不大。但英搏爾的產品擁有安裝方便、體積小、重量輕、應用廣泛等優勢,性價比更勝一籌,也意味著達到特斯拉水準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離人們不遠了。 據了解,英搏爾前不久登陸創業板。8月29日公布的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業績表現不俗,1-6月營業總收入2.17億元,同比增長25.77%;盈利3857.54萬元,同比增長59.47%。 記者從珠海市有關部門獲悉,2016年全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工業總產值441.5億元,同比增長39.9%。今年1-7月產值229.9億元,同比增長20%。在公共服務平臺方面,國家質檢總局7月14日批準國家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電驅動系統質檢中心(廣東)在珠海市籌建,將于9月動工建設,預計2018年投入使用。 自主研發著力突破核心技術 珠海加快建設機器人產業基地 隨著信息化與工業化不斷融合,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裝備產業蓬勃興起,正在成為引領制造業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發展的風向標。各具特色的機器人和豐富多樣的場景應用,也是珠海在本屆珠洽會上的一大亮點。 而在昨天上午舉行的“珠江西岸智能制造與先進裝備制造業融合發展高峰論壇”上,廣東機器人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華南理工大學張鐵教授給出一組數據,2016年全球機器人銷量29萬臺,其中在中國銷量為8.9萬臺,系全球機器人銷售數量最多、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而根據廣東省相關規劃,到2020年,全省機器人及相關配套產業產值要達到1000億元,而且要建成5個國內領先的機器人制造產業基地。 本屆珠洽會上,作為珠海“智能制造”的兩大龍頭企業,ABB展出的YuMi雙臂機器人是世界上首臺真正實現人機協作的十四軸工業機器人,能輕松應付手機部件、機械手表精密部件的加工處理,可滿足電子消費品行業對柔性和靈活制造的需求;格力智能裝備則帶來自主研發的多款工業機器人大秀才藝。 與此同時,從上游的減速器制造、零部件控制系統生產到中游的本體制造和下游系統集成服務等,也有不少珠海企業正在著力突破國產機器人關鍵核心基礎零部件和整機核心技術,從而形成一條更加完整的機器人制造產業鏈。 位于高新區的珠海怡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研發高端智能機器人減速器的技術型企業,這也是他們連續第二年參展。 “減速器是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之一,主要應用在關節部分,用來精確控制機器人動作,降低轉速,傳輸更大力矩。”該公司董事長李延春告訴記者,一臺工業機器人通常需要4到6個減速器,其品質直接決定了一臺機器人的關節是否靈活、準確、有力,“中國對機器人減速器研究較晚,技術不成熟,目前嚴重依賴進口,可以說減速器是制約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減速器占機器人制造成本的40%,進口零配件的高額成本顯然不利于中國機器人企業的發展,攻克該項技術是國內機器人產業化的必然選擇。”據李延春介紹,由他們公司歷時兩年自主研發的“少齒差共面減速器”目前已成功實現量產,該產品“在輸入軸轉動過程中同時完成兩級減速,從而使精度大大提高”,在技術上足以媲美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日本減速器,可實現無縫換裝,價格卻便宜30%以上,將大大降低中國機器人企業的生產成本,從而加快機器人減速器的國產化道路。據了解,該公司在高新區創新海岸的新廠房正在加快裝修,有望于10月正式投產。 位于金灣區的臺金科技也牢牢抓住技術創新,以其最核心的產品伺服系統為例,伺服系統是為工業機器人提供動力的核心部件,主要包括伺服電機、編碼器和驅動器,相當于機器人的“心臟”。編碼器是伺服系統中技術含量和利潤最高的部分,這一市場長期是“日本和德國的天下”。該公司去年引進了美國硅谷科研團隊,通過技術攻關,自主完成了編碼器芯片的核心設計,打破了國外壟斷,大大降低了成本和售價。 據了解,目前ABB機器人與珠海高新區合作共建工業機器人應用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華南地區企業升級提供合作、開發、培訓等服務。根據規劃,珠海將加快開展智能制造骨干企業培育和支持示范項目建設,支持企業開展機器換人改造,培育20家智能化改造示范企業、2家機器人骨干企業、1個機器人產業基地,新增機器人應用數量超過1400家。 鏈接 “海陸空智能制造” 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體系特色鮮明 在珠海特色愈加鮮明的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體系下,涌現一批創新型裝備制造企業和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及產品,成為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的重要支撐力量。 “海”的方面,集聚了中海福陸、三一海洋重工、巨濤油氣裝備等一大批企業,形成了總裝、配套、加工、服務協作完整的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產業鏈。 “陸”的方面,以銀隆新能源、中興智能汽車整車制造企業為龍頭,帶動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以及充電設備等相關配套產業發展,形成了集研發、生產、銷售、技術為一體的新能源循環產業鏈。 “空”的方面,國際航展和航空產業已經成為珠海的城市名片。中航通飛研制的世界最大的水陸兩用飛機AG600即將實現首飛,歐比特“珠海一號”衛星已成功發射上天,珠海納睿達研發的智能化相控陣雷達填補了國內空白。 在“智能制造”方面,以ABB和格力智能裝備為龍頭,珠海初步形成了機器人本體制造、核心零部件生產、系統集成、自動化解決方案的產業鏈條。 市會展集團精心組織參展 實現了內容和形式上的雙重創新 本屆珠洽會上,42家珠海企業、200多件展品共同組成了精彩紛呈的珠海展館。在令人耳目一新的裝備和技術背后,珠海展臺的設計、參展企業的組織、展品運輸、搭建管理等工作全部由市會展集團負責。據了解,這也是市會展集團繼承辦首屆珠洽會以后,第三次組織展團參展珠洽會。 “體量規模大,參展企業多,展品質量高,是本屆珠洽會珠海展館呈現的主要特點。”珠海市會展集團副總經理孫潔峰告訴記者,不同于往屆分散在幾個展館,本次珠海展館集中在同一塊區域,七大展區較以往板塊更為明晰,總面積也達到3248平方米,參展商數量多了近一倍,許多展品也是首次亮相,在質量和數量躍升的同時,實現了內容和形式上的雙重創新。 本次參展的珠海企業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全產業鏈參展的“新能源汽車軍團”。從整車制造到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部件和配件的研發、生產,頻繁活躍在市場和技術前沿的珠海企業,充分展示了珠海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蓬勃活力。“以往并沒有像這樣的系列化展示,這其實也反映了近年來珠海先進裝備制造業的集聚發展成果。” 此外,以智能制造為代表,通過我市創智、智新、博杰、運泰利、銳翔等多家智能制造企業之間相互協作,組成一條完整的專注PCB線路板生產的智能制造生產線。據了解,要實現不同企業的智能裝備有機配合、協同運作,其實有相當大的技術難度。因此,在布展準備工作中,市會展集團就邀請專家坐鎮,在珠海本地就已經進行了精心調試,確保了展館現場的運行順暢。 本版撰文本報記者鐘夏張文單本版攝影本報記者曾遙
關鍵字標籤:Taiwan SR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