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媒:美國中餐館不再“廉價”要和日本料理一樣高檔)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中餐冷菜。新華社發參考消息網11月23日報道美媒稱 當康寧(音)在紐約曼哈頓東村開了一家名叫麻辣計劃的餐館時日式豬排專賣店 她堅守了幾個原則:拒絕用龍的圖案裝飾墻壁 餐館的看家菜以麻辣著稱的麻辣香鍋絕不能簡化和西化。2010年 康從北京來到紐約的美國烹飪學院進修。她很快就意識到 在美國 中華料理只能屈居二等菜系 無論是人們的認可度還是菜品定價 都和意大利餐、日本料理這樣公認的異國料理不可同日而語。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11月14日報道 一說到中國菜 人們大都會想到美式中餐或是外賣 她說。報道稱 然而像康寧這樣的新一代移民 比之前進入餐飲行業的中國移民手頭要富裕 他們的目標是提高中餐館的檔次 價格當然也得跟餐館的整體裝潢匹配。他們要迎合的胃口 不僅是那些喜歡高端中式菜肴的美國人 還有越來越多的不差錢的中國移民。就麻辣計劃來說吧 它跟你在美國所見到的典型中餐館不一樣。這里的地板是磚地 墻壁則刷的很白。店里照明用的是愛迪生復古燈泡。康說 這讓她有一種回到上世紀90年代中國的感覺。報道稱 菜單也保持了典型的中式特色 沒有去刻意去迎合非中國食客而做什麼改變。康和她的合伙人 也是她在北京土生土長的發小 希望菜品既能夠原汁原味的呈現出她們自小就好的那一口。 又能給食客提供一種別樣氛圍的中餐體驗。人們總是把我們當成泰國人或是韓國人 康說 話語間透露出一絲不快 我希望大家都能認識到 中餐館就應該是這樣的 她說。 服務、氛圍和設計都得到位。報道稱 她所說的這些 美國傳統的中餐館一樣都不占。一直以來 美國民眾眼中的中國菜都是跟便宜的食肆以及毫無特色的裝修聯系在一起。想想那些一美元五個的水餃 熊貓快餐的橙子雞 或是散落在各個城鎮里的中式自助餐。這些餐廳根本就不是什麼特色裝潢 人均消費30美元以上的高檔餐廳。深陷異國和廉價感的中餐形象報道稱 歷史學家劉海民在他的著作《從廣東餐館到熊貓快餐》中記錄了中餐館在美國的發展歷史。主流美國餐飲市場對于中國食品的定位不是精致餐食 而是廉價異國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0世紀60年代那些專賣雜碎的餐館。《1965年移民法》給美國帶來了新一波的中國移民 伴隨他們而來的是各種中國地方美食 而中國菜廉價的固有形象仍未發生改變。報道稱 在挑戰這種固有印象方面 麻辣計劃并不孤單。光是在紐約市 就有好幾家這樣的餐館 比如由大陸人和臺灣人合開的中式面館面堂(TheTang)。此外還有很多時髦的中式餐館 有專賣小籠包和上海灌湯包的小籠包(TheBao)和爺叔湯包(YasoTangbao)。此外還有來自上海和哈爾濱的夫妻團隊打造的傾國(ChinaBlue)和傾城餐廳(CafeChina)以及高檔餐廳好餐廳。好餐廳的老板朱蓉在中國也開設了連鎖餐飲。(她來美探望兒子后 發現美國的高檔中餐太少 遂決定在美國開設第一家國外分店。)報道稱 這些中式食肆均遠離唐人街、弗拉興以及日落公園等華人移民聚集地。這里的中餐館一般都用裸露的磚墻和再生木材裝潢 而不是臟兮兮油膩膩的黑色地面和熒光燈。面堂餐館的合伙人埃里克·施(EricSze)把自己的餐館視作新式中餐館的一部分。中國菜不應再廉價下去了 他說。在他的餐館里 一碗炸醬面的售價為12美元。雖說價錢也不算太貴 但比弗拉興所有的中餐館賣的都貴多了。施在臺灣長大 十幾歲就來到了美國。用他的話說 來到美國后 看見中國菜的地位那么低日式豬排定食 覺得難以理解。資本決定文化報道稱 飲食研究學者克里史南德·雷在《民族餐館》一書中寫到 那些大多圍繞在階層和種族層面上的經濟與文化原因 是決定餐食在所謂味道等級中排名的關鍵因素。換言之 來自某個國家的移民越富有 或者原籍國在經濟上越發達 那么這個國家的餐食就越受尊重 價格也就越高。雷用意大利菜舉例 他說在意大利菜與其貧窮的移民脫離干系后 才搖身一變成為高端菜系。日本料理也是如此 在日本成為經濟大國之后 日本菜的定價才高貴起來。他說 眼下 這一轉變也發生在中國菜身上。在雷看來 只要中國繼續作為全球大國崛起 只要有越來越多富有且受教育程度高的移民來到美國 中國菜就會愈發聲名鵲起。這就是基于資本的文化 雷在談及麻辣計劃等高檔中餐館時說 這是來自中國有錢階級的中國文化。報道稱 他預測 未來20年中 中餐在美國的概念會經歷一個變革。 和日本料理當初所經歷的一樣。我認為 從長遠來看 中餐在美國人眼中會經歷一個巨變升級。新移民新需求報道稱 對此 阿梅莉·康表示贊同。估計今后這一檔次的中國餐館會越來越多日式豬排優惠 她說 同時補充道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赴美留學居住 高檔中餐的市場會越來越大。今后在美國 像麻辣計劃這樣檔次的中餐館會越來越多。催生這一潮流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康所說的環境口味要求兼有的新一代中國移民。在一個寒冷蕭瑟的周六下午 麻辣計劃餐廳卻熱氣蒸騰 高朋滿座。這里擠滿了說中文多過英文的年輕華裔。報道稱 童琦(音)是食客之一 他一邊擺弄手機一邊吃飯。這個29歲來美讀博的年輕人祖籍湖南。幾個月前 童剛剛搬到紐約居住。很快 麻辣計劃就成為他最愛的餐廳。問他為何喜歡這里 他給出了一個簡單的回答:我喜歡家的感覺。(編譯/文怡) |